知名专家来校共商设计学学科发展大计并举办学术沙龙
更新时间:2024-04-26 点击次数:

    4月22日下午15:00,我院在香樟苑201会议室召开设计学学科发展专家咨询会,特邀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唐建教授,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应用研究所执行所长谭佳佳,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程万里教授,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宗明教授,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刘和林等作为会议嘉宾。院党委书记陶文娟、院长祝遵凌、副书记副院长陈健、副院长杨杰、李永昌及各系主任等共同参会,院长祝遵凌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播放了我院生态创新设计宣传片。祝遵凌教授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情况、发展特色优势、未来建设方向等内容,同时对目前学院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开展的具体工作进行详细的介绍,并提出学科建设所面临新时代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就如何加强新时代设计学学科建设等问题与各位专家展开讨论。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对我校设计学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各位专家结合专业领域,向学院学科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发展思路。唐建教授对我院科研创新方面做出的成绩表示赞赏,表示值得学习。他提到,南林的设计学作为高原学科,前期已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今后要加强人才培养、知识产出、服务社会这三个基本职能,引导学生利用设计服务社会,强调专业性人才发展;程万里教授提到,在新文科建设的规范和指导下,要进一步突出交叉学科的特色和亮点,今后需要在设计学发展中体现社会服务热点的共通性,与顶层学科建设同向同行,努力成为林业院校中的排头兵;刘宗明教授讲到,设计学从艺术学变为交叉学科,形成了很大的差异,作为林业院校,在今后的学科建设方面应突出生态设计理论,加强基础研究,与同校优势学科形成协同效应,同时也要积极学习借鉴同类院校的优势,从而形成自己的优势;刘和林书记表示从高校的三大职能上,对南林设计学学科的发展现状表示赞同。他讲到,设计学既要交叉,也要落地,要形成自己专业的产业化,服务好美丽乡村建设和千万工程;谭佳佳研究员结合清华大学的设计学科发展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特色,既要保证设计学科的守正,又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形成创新;二是位置,要在国家战略中找准自身定位;三是基础,强调科研基础的重要性,加强社会服务;李鑫提到,从学院学生专业分流的情况来看,当前社会有了很大的变化,更加注重数字化发展,在设计学科建设中也要积极考虑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选择。祝遵凌教授感谢各位专家的建议和指点,他指出在我校设计学学科建设中,其过程是学校顶层设计高度重视以及全体师生员工努力拼搏的最好见证,也是社会各界和专家们支持帮助的友好见证,我们要脚踏实地走好发展好每一步路程,做足基础研究,彰显林科设计学特色,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等战略,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陶文娟作最后的总结发言,她讲到,非常感谢各位专家对我院发展的支持,从各位专家的分享与交流中,有了很多的收获和体会,也更加清晰了解了设计学学科未来建设与发展的大方向,明确了自身的站位。最后,陶文娟表示欢迎各位专家再次来校指导。

当天晚上18:30,艺术设计学院在香樟苑创意空间举办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设计学术沙龙”专题学术活动。本次沙龙特邀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首任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胡洁教授做学术专题分享。来自清华美院、南京艺术学院、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的各位专家及我院师生参加了本次学术沙龙,活动由我院副院长杨杰主持。

胡洁教授报告的主题为《ART 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设计》,分享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20多年深耕的成果与经验,梳理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整体脉络,提出了人工智能驱动设计创新的一系列思考。

在互动环节,各位专家与在场的师生就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设计未来新的可能性研究及具体方法论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的交流,鼓励大家广泛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积极探索不同的途径去解决对应领域的学科问题。本次学术沙龙交流活动为在场的师生呈现了一场丰富的学术盛宴,使大家受益匪浅。活动期间,张晓琴副校长会见了与会各位专家。


(撰稿:吴克思、张昌东    摄影:张大明、李亮    排版:王妮   审核:祝遵凌、杨杰)